与栀 第54章 断发

小说:与栀 作者:大泉五千 更新时间:2025-09-01 02:33:04

更深露重,方栀子连一件大氅都没批,衣裳单的仿佛只有薄薄的一层,风一吹就散了。

阿栀脸上带着淡淡的倦意:“你怎么还留在这儿?”

顾彦说:“有一样东西,她托我交给你。”

东西,他都看过了。

信并没有封口,他也都读过了,显然也没有什么怕他知道的。

不过是多年姐妹之间的纸短情长而已。

“这么说……”阿栀指腹在檀木盒上温柔地摸索了片刻,“那天你确实在了。”

“是。”顾彦仿佛知道她想问什么,“跟你想的一样。”

与你猜的一样。

“她是不是……不甘不愿……”

“没人知道,最后她到底是怎么想的。”

阿栀没再追问,把一个小瓶子递给他:“解药。”

傀蛊的解药。

这件事她始终没忘,也算是她欠顾彦的吧。

却没想到,阿姐也记得这件事,临走之前把解药留给了她。

顾彦不知这其中缘故,心中陡然萌生出了一种奢望:“阿栀,我们走好不好?”

走?方栀子仿佛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。

“你杀了我姐姐,却让我跟你一起走?”

“我……”

一刻的梦境,瞬间就被拉回了现实。

其实那天,看着李令月从城楼上跳下来。顾彦就知道,他和阿栀完了,彻底完了。

除非,此时眼前有一条忘川河、一座奈何桥、一碗孟婆汤。

干了这碗汤,能忘却尘世所有的喜怒哀乐,如白纸一张一般从头再来。

可惜,不可能了……

当年,二哥的死,是阴差阳错、是一场意外。

而今时今日,李令月台城之上的一跳,是蓄谋已久、是尘埃落定。

他们都回不去了……

“你不用跟我走,你想去哪儿,我都送你去。”

我只盼着,你独自一人远离这一切,跟谁从头再来、都行。

“我哪儿都不去。”方栀子淡淡说,“我就在这金陵,等着你们再来杀一次。”

她掏出匕首,反手割下一缕长发。

“顾彦,我不怪你,其实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,但我没法再面对你了。”

她把那一缕长发放在掌心,好似一段柔软的绸缎。

“今日之后,咱们恩断义绝,就当那三年是一场梦,而今这场梦终于还是醒了。”

“阿栀……”

方栀子轻轻吹了一口气:“顾彦与方栀子曾经结发为夫妻,如今我断发为祭,给去了的阿彦和小栀。”

“日后再见,不必手下留情了。”

日后相见,不必手下留情了。

很多年后,阿栀始终记得那句话。

也是从说出这句话开始,她灵魂深处、最后那一点点的方栀子彻底烟消云散了。

从此,再没有石榴镇、也再没有顾彦了。

以后,这世间只有一个李栀了。

李令月的妹妹,大业建安大长公主李栀。

不过,最后顾彦也履行了曾经的诺言,把明月还给了她。

“阿栀,我……”

李栀抱着她:“不怕了,回来了就好,有我呢……”

以后我会一直保护你的。

她把这三年发生的事,都慢慢讲给明月听了。

只除了一件事——李简其实是她的孩子。

当日李令月殉城而死,兰萱也服毒自尽,李繁亲生的那个小公主也早被送出宫了。

如今整个大业,知道李简身世的只有阿栀一人。

“阿栀,我要替公主报仇,我自己去杀了萧宏,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
“再等一等。”

经此一役,金陵数十年积累毁于一旦,高门士族几乎是灭顶之灾。

萧宏确实是勉力支撑,先是再三请陆谙出山主持京口军务,而后也筹谋着收复彭城和寿春的事。

毕竟如果这两镇长期被赵军掌控,无异于门户大开。

所以,他一定要牢牢地把小皇帝捏在掌心。

“陆续,令尊现在执掌京口?”

“是的,但家父是个固执的人。”

陆续叹气,他很难说服父亲。

“陆家于京口有故义,你也是姓陆的。”

这意思很明确了,而且陆续是长子,很有可能日后会接替父职,京口这些将领很难不卖自家少爷这一个面子吧。

陆续沉默了片刻,阿栀明白他的顾虑:“自古忠孝难两全,你做好选择就行,明日此时我等你答复。”

既为忠臣,就做不得孝子了。

……

次日夜间,程昭明领五千兵自江陵顺江而下、陈兵姑孰。

京口陆愔按兵不动,建武将军朱择扼守各大城门,严令任何人出入。

李栀长刀一跨、凌然站在灯火通明的大殿之上,身后是抱着小皇帝的太后庾君文。

“你……”萧宏哆哆嗦嗦指着她,“你到底要做什么?!”

“我要做什么,丞相不知道么?”李栀手握住刀柄:“丞相既是先帝托孤大臣,就改任太傅吧。”

“你……”

“司空程昭明收复益州,功高卓著,进位丞相。”

“你就什么也不说?”萧宏不可置信看着自己的外甥女,“您才是太后啊!”

庾君文低着头:“一切听公主安排。”

有荆州五千兵马在姑孰,金陵城内谁敢说一个不字,程昭明顺利入主金陵。陆谙迁任车骑将军、依旧出镇京口。

短短半年时间,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大战,程昭明就先后豪取益州、吴州,几乎拥有了半个天下。

荆州军内将士对他的态度,立刻由阳奉阴违变成了奉若神明。

程昭明迅速处置了之前力主投降赵明睿的那几位,掌控荆州大权。

“江陵那边,不会有什么问题吧?”

“放心,都已安排妥当了。”程昭明说,“赵明睿不可能在此时再出手了。”

两年两场大战,就算赵明睿撑得住,青州中州的百姓也撑不住了。

连续出兵凉州吴州,中原可是三口之家出一丁、五口之家出二丁,绝非长久之计。

想当初,赵明睿可是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帜的,如今还没过去两年,自然不得不略微顾忌一下民心。

“趁着眼下百废待兴,想要做什么得赶紧了。”

钟白此番在金陵的这一场揉拧,几乎摧毁了江东士族的根基,反是让寒门奴婢们扬眉吐气了。

现在如今局势平稳下来了,怎么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,也是够头疼的。

程昭明于这些其实并不是真懂,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已在荆州站稳了脚跟,所以他锦衣玉食、并未见过民间疾苦。

陆续提议说:“趁此机会,应当立刻开展检籍。”

检籍,就是大规模户籍清查。

这十数年南方大量编户平民因不堪沉重的赋役,或虚报年龄、假称疾病,或投奔士族、成为部曲,导致朝廷的赋税和兵源一年不如一年。

赋税和兵源,可都是一国之本。

所以土断检籍历朝历代都有,但若流于表面、不严厉执行,则毫无用处。

这两个月的战役之中,吴州的士族可谓是摧枯拉朽。

比如刺史殷渊源,出镇一方却因畏惧而不敢出兵,再比如庾兰成,朱雀航上一场惨败,可谓扯下了高门士族的遮羞布。

而检籍土断,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于士族。

“之前萧丞相收押了不少在此战中或败或逃的士族,殿下可先赦免他们,安抚士族之心,再厉行检籍,想来他们若是识相自会收敛。”

“正是。”李栀点头,“对了,丞相大人初来金陵,正应该见见江东的才俊,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。”

如此,就让人以程昭明的名义,以清谈会的名义遍请吴州子弟,且并不拘于高门士族,只要自认有才的都可以前来。

十日后,阿栀就坐在帘子后。

一年多前,她也是坐在这里,听着萧宏主持的清谈之会,还第一次见到了周南郡。

她幽幽叹了口气,只觉得摇曳的灯火之中、写满了“物是人非”四个字。

明月跪在她身边:“你真的准备,与顾彦……”

“没有顾彦了。”阿栀说,“这世上有的只是征西大将军赵明彦。”

既然他们两人都致力于杀掉对方所有的亲人,那确实也无法再手下留情了。

“这是我们两人的宿命吧。”

她和赵明睿,总是要死一个的。

与其看他纠结,不如她来帮他做个了断、也替自己做个了断。

TXT小说吧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与栀,与栀最新章节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