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#大家都觉得好吃,你不觉得的食物#】

【有没有一种食物,看网上不少人都喜欢吃,但就你完全get不到?】

评论区

[麻辣烫里的紫薯丸子到底是谁在吃啊?

[我!♡(*´∀`

[还有我。

[网上都在说,我get不到的。香菜,等我有钱了,我全给他们拔了。(`∀´)Ψ

[谁敢动我的香菜?ψ(*`ー´)ψ

[到底是谁在吃香椿这种毒药?只是闻到我都感觉我的鼻子在受刑。(>Д<

[菠萝蜜的受众群体到底是谁?

[螺蛳粉到底是谁在吃?_(´ཀ`」

[我我我,我爱吃,甚至我现在刷的这个视频的时候,嘴里还在吃着螺蛳粉。

[折耳根,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折耳根啊?(•ิ_•ิ

[纯牛奶到底是什么人喜欢喝啊?(՞•Ꙫ•՞)ノ

[芋泥的受众群体到底是谁?ε(>Д<)ノノ

[榴莲到底是哪个活爹在吃啊?(/_\

[毛蛋,我真的是一点都get不到。

[到底是谁在喜欢吃豆腐?豆腐的豆腥味真的很大,你们不嫌弃吗?

[不喜欢动物内脏,只喜欢吃纯肉,我内脏是一点也接受不了,尤其是大肠。

[奶茶里为什么会有红豆这种反人类的设计?红豆到底是谁在吃啊?`Д´

[香菇,到底是谁最喜欢吃香菇?是谁在喜欢它,谁能懂我对香菇的反感。

[我get不到鸡鸭鹅任何带羽毛家禽,做出来的任何食物。

[大蒜,到底是谁在喜欢吃大蒜这种东西啊?你们不会为口臭烦恼吗?[_

[姜,到底是谁在爱吃姜?

[……

“后世人有这么多不喜欢吃的吗?”

“奶茶,奶和茶还能合在一块吗?”

“大蒜多好吃啊,还有人不喜欢吃大蒜吗?”

“折耳根多好吃啊!”

“螺蛳粉是什么?是用螺蛳做成的粉吗?”

“螺蛳还能做成粉吗?”

“……”

“毛蛋多好吃啊,又有肉,价格还不是特别贵。”

“香椿,我可喜欢吃香椿鸡蛋了,哪怕是多放香椿就放一个鸡蛋,炒着也可好吃了。”

“香椿有什么好吃的?吃起来怪怪的一股味,还不如直接吃鸡蛋。”

“香椿怎么不好吃了?我最喜欢吃香椿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原本只是光幕上的争论,渐渐在百姓当中蔓延了起来。

光幕上瞬间飘起来一大堆为自己喜欢食物站台的弹幕。

……

【#为什么没人种金丝楠木?#】

【网友提问:一颗金丝楠木能卖到上亿元,为什么没人去种?】

评论区

[知道朱元璋吧?他死了也有600多年,但他种的那颗金丝楠木,一直长到现在,才碗口粗。

问:还活着的人,看到自己死了的评论是什么感觉?

朱元璋:……奇怪,很奇怪。

[我爸2013年种了一颗,到现在比刚种的时候还小了,你敢信?

[要是种这个能挣钱,那些资本家早种起来了,哪还用得着咱们在这疑惑。

[能让咱们普通人知道能挣大钱的东西,往往都是上层资本家已经过滤掉的消息。

[那奇了怪了,金丝楠木生长周期这么长,那市场上这么多金丝楠木的家具是哪儿来的?

[既然金丝楠木的生长周期那么长,那为什么不提前几百年就种上呢?(„ಡωಡ„

[你别说,你还真别说,这个提问看起来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。...(,,•₃•,,)阔咩…

[难不成你真的是天才?

[……

“这个金丝楠木这么好吗?”

“这个不只是在后世贵,现在也可贵了,听说只有皇宫里的皇帝老儿才有资格用,咱们这王地主都不能用。”

“金丝楠木真的那么贵吗?那我现在种了以后传给我孩子,那岂不是发达了?”

“……”

不知道把你打起了小心思,可还有个问题,上哪儿弄树苗?

发财致富的点子刚刚点亮就蔫了下去。(ᇂ_ᇂ

……

【#有时候懒点也挺好#】

【刷视频,刷到一网友扒字家家谱,后来发现自家原本不是北京的,是想闯关东,结果走到北京实在走不动了,就在北京落户了,现在一家子都是北京户口……】

【评论区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视频,瞬间开始说各自的家族史:

“我妈他俩舅解放前,要饭要到北京,解放后政府直接给落户北京,还给安排工作,分房子。”】

【“我家一堆人从山东一路背着锅走到北京,最后在一个荒郊野岭落了户,结果这个荒郊野岭是现在的海淀。”】中信小说

【“这多尴尬啊,我的老祖宗当年也是走到了北京,还住了两年呢,最后实在按耐不住想要重新拥有一块土地,东山再起的心思,选择一路北上,整个大家庭拆成三块,一块儿在北京,一块在吉林,最勤劳最坚定的我们这一支来到了黑龙江。IP黑龙江。”】

【就这么看,还是懒点好,懒点造福后代。】

“这个北京是哪儿?”

“好像是北平。”

“北平当然好了,北平可是皇帝住的地方,那房价可贵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评论区

[当年我太爷爷带着四个儿女闯关东,走到天津后就失散了,大儿子自己回了山东,二女儿搭火车去了哈尔滨,三儿子留在了天津,四女儿被拐到了北京,失散了十几年,建国后才重逢的。

[我老公家闯关东特别吃苦耐劳,一路走到了绿鸭江边,实在没路可走了才停下来。

[我外公就是太勤劳了,去了趟北京又逃回家了,说是北京太冷。IP浙江

[咱外公说的也没错,晚清民国的时候,北京的确还不如浙江。

[我太爷爷从故宫边上的四合院来到了山东。IP山东

[咱太爷还是太勤快了,勤过头了都。

[我姥爷老猛了,闯关东,坐火车闯猛了,一路干到现在的E罗斯,那时候还叫苏联,苏联的同志都懵了,这老头儿怎么来的?我姥爷也懵了,一觉起来都是毛子。

[一路看下来,你姥爷是最猛的。

[我四爷也一路猛闯,最后闯到了E罗斯。

[同事他爷爷因为学习好,从北京分配到了山东工作,最后落户在了山东。

[我听好多人都是逃荒逃到东北那块地。

[有人我都佩服老一辈儿,哪来的毅力呀?那么远,说走就走了。

[不走留在原地就是死,换你你走不走?

[说白了都是命在后面逼着。

[那时候的百姓们只是想好好活着而已,只能尽可量的往安稳,又适合生存的地方逃。

[……

……
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